一场结构与温度的律动 |
在食品胶体的流变学研究中,明胶作为典型的热可逆凝胶材料,其温度响应特性始终是影响产质量构表现与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从凝胶态(gel)向溶胶态(sol)转变的临界温度区间,对食品加工参数的设定、药品载体系统的控释特性,以及化妆质量地调控等应用领域具有直接影响。 |
跟着超技 x SMS 一起探索明胶的相态转变点 |
为精准捕捉明胶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相态行为,藉由SMS多功能物理指针分析仪的流变装置(A/APR),结合正弦波动态测试(Sine Wave Test),追踪其在升温过程中的弹性(G')与黏性(G'')变化,进而识别其固液转变的关键温度点,为热稳定性设计与质构调控提供量化依据。 |
🔍 明胶的温柔转变被看见了 |
实验中使用 6.67% 明胶溶液,在水浴中自 25°C 起每隔 0.5°C 测试一次直至 31°C,以动态观察明胶在该温度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结果显示储能模量(Storage Modulus, G')在28.5°C时开始大幅下降,并于此温度点与损耗模量(Loss Modulus, G'')发生交会,显示出明胶在此温度从以弹性为主的凝胶态转变为以黏性为主的溶胶态。 |
同时,相位角(Phase Angle)也在28.5°C附近出现跳跃式变化,从稳定的 0.71 陡升至 0.79,再持续上升至 1.24,进一步验证了材料内部结构的显著变化。 |
了解明胶的关键相态转变温度,对于多个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食品工业中,有助于掌握果冻、慕斯与胶质糖果在室温下的质构稳定性;在医药领域,该温度可作为评估胶囊释药行为与体温适应性的参考依据;而在化妆品开发中,则有助于精准调控凝胶型护肤品接触肌肤后的质地转变与使用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