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花能不能做得漂亮,跟奶油的质地密切相关。像是流动性、浓稠度、比重、甚至温度和黏性等,都会直接影响裱花时的操作手感与最终成型的稳定度。一般来说,如果奶油打发到“硬性发泡”,质地扎实、结构紧密,就能支撑起清晰的褶皱和立体的花瓣,花型会特别挺、轮廓分明;而如果奶油质地偏软,花型在挤出时容易下垂,做出来会像云朵或波浪边那样柔和自然,虽然美感不同,但比较难维持原始形状。 |
奶油花成败的技术关键 |
其中,奶油的稠度会影响挤出的难易度与整体操作性——太稀可能花型撑不住,太稠又不容易顺利挤出;而黏聚性(cohesiveness)则决定奶油在挤出过程中能否保持整体结构不崩散,对花型的塑形与精致度影响很大。流变特性(也就是奶油在受到剪切力时的流动与变形行为)再加上环境温度的影响,也会决定奶油花完成之后能不能“站得久”。例如室温偏高,或奶油本身黏度太低,都容易让漂亮的花型慢慢塌陷、变形。 |
总之,想做出美观、稳定又好操作的奶油花,除了打发技巧,理解奶油的物理特性也是关键。只有掌握好这些幕后“物性指标”,才能把每一朵花都挤得又美又稳! 以上图片来自超技仪器鱼与熊掌烘焙实验室 |
持久性的数据分析 |
通过先进的SMS体积测定仪(Volscan)可以借助360度的激光扫描技术量化化奶油的外观形状指标。将刚挤出与在室温放置30分钟后的奶油花进行激光扫描,测试图像及数据从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奶油花的整体体积,重量,最大高度,最大宽度指标,奶油花刚挤出比较立体,高度高,宽度低,但是摆放于室温30min后,由于其吸水和塌陷造成,开始塌陷,体积减小,重量增加,高度降低,宽度增加。这些都是奶油花不耐摆放所出现的外观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