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的“南腔北调” |
桌上蒸腾的热气里,白胖暄软的馒头总占一席之地。作为国民主食,从南到北,它都有铁粉: |
💪北方派:偏爱紧实耐嚼、越嚼越香的「硬核」馒头。 |
☁️南方派:推崇松软蓬松、入口即化的「云朵」馒头。 |
但别急着争论谁更好吃——在科学面前,口感有时候并不是「安全分级合格」的保证。 |
🚦不符合安全分级?! |
无论南北,这些常见馒头在DDSI(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化倡议)的测试中,竟然都卡关了! |
我们客观评测 2 款北方馒头+3 款南方馒头,模拟老年人与吞咽障碍人群的进食状况,做了两个经典测试: |
勺子压一下 |
👉 测什么? |
硬度:合格 < 4.9 mm。 |
松弛度:合格 > 68%。 |
👉 结果怎样? |
3款馒头硬度超标。 |
全部馒头松弛度都不合格,换句话说,它们回弹能力太好了,食团难以成糜,容易导致吞咽时呛噎,对老年人或吞咽困难人群不太友好。 |
叉子切一下 |
👉 测什么? |
断口性:合格硬度 < 378 g。 |
👉 结果怎样? |
全部馒头的切开力值都大于 378 g。简而言之想切开它,比想象中要更「费劲」,完全不符合老标准。 |
🥺 那吞咽困难群体怎么办? |
图片来源 https://www.hla868.com/joy_menu/?mode=detail&id=4024&date= |
难道想吃馒头,就只能把它泡进豆浆、牛奶里软化后「勉强入口」 难道馒头只能是年轻人的专属? |
其实未来很有想象空间~ 暖「小于7馒头」 |
外观 还是那个白白胖胖的馒头 |
内在 却兼顾 美味+符合IDDSI质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