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得住撕得开,可以这样做 |
胶带,这个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小物件,却在无数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封箱打包、固定物品,还是临时修补,胶带的“粘性”始终是它最核心的性能。然而,胶带的粘性如何被科学评估?它的剥离性能又如何量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质构胶带剥离测试,看看这项测试如何帮助我们揭开胶带性能的神秘面纱。 |
剥离测试的三大核心指标 |
剥离强度:剥离强度是指将胶粘剂从被粘物表面剥离时所需的力。它是衡量胶粘剂粘附性能的最直接指标。剥离强度越高,胶粘剂的粘附能力越强。 剥离模式:剥离模式描述了胶粘剂在剥离过程中的失效方式,常见的有内聚失效、界面失效和混合失效。内聚失效是指胶粘剂内部断裂,界面失效是指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分离,而混合失效则是两者的结合。 剥离角度和速度:剥离角度(如90度或180度)和剥离速度会影响测试结果。不同的角度和速度可以模拟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条件,从而更全面地评估胶粘剂的性能。 |
剥离测试的常用方法 |
90 度剥离测试: 参考标准:FINAT No. 1《压敏胶带 90° 剥离强度的测定》 该测试方法是将胶粘剂以 90 度角从被粘物表面进行剥离,借助拉力试验机精确记录剥离过程中所需的力。此方法能够有效评估胶粘剂在垂直方向上的粘附性能,对于了解胶粘剂在特定受力方向下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180 度剥离测试: 参考标准:ASTM D3330-19《测量压敏胶带 180° 剥离粘附力的标准试验方法》 在 180 度剥离测试中,将胶粘剂以 180 度角从被粘物表面剥离,同样利用拉力试验机记录所需的力。由于 180 度的剥离角度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中胶粘剂所承受的剥离力方向,因此该方法常用于全面评估胶粘剂的整体粘性,为胶粘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提供关键参考。 |
在 ASTM 及FINAT国际标准中测试90度或180度剥离测试中是取5个点的剥离力做为平均剥离力,但在整段动态剥离过程中剥离力是持续变化的过程,超技的多功能物性测试仪软件在可以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还能得到初始剥离力、初始衰减力、完整平均剥离力、波峰个数、黏附做功等数据,从多方面反映黏合剥离特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符合标准方法指标 五点平均剥离力:取40、60、80、100、120mm五个点平均力值,N 超技仪器提供更多指标 初始剥离力 初始衰减力-反映好不好剥 动态的剥离力-反映整段测试过程平均剥离力 附着力差-反映胶粘剂与基材间剪切力的作用频率与强度变化。 黏着性-反映胶黏剂与基材间的界面强度和粘附牢固性 |
以上图为例,蓝色曲线剥离力最低,材料与胶粘剂的黏合较易打破,所需外力相对较小。红色和黑色曲线剥离力相近,但黑色曲线在剥离过程比较平滑稳定,反映该样品在实际剥离过程中抗剪切性较好,比较利于加工或使用。 T 型剥离测试: 参考标准:ISO 11339:2014《塑料 薄膜和薄片 T 型剥离强度的测定》 T 型剥离测试主要针对薄膜或薄板材料的粘附性能评估。测试时,将两个被粘物按照 T 型结构牢固固定,随后开展剥离测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准确获取薄膜或薄板材料在特定结构下的粘附性能数据,对相关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黏住生活与科技 |
剥离测试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体现,更是胶带生产和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这项测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胶带的性能,从而选择和使用更适合的产品。下次当你撕下一段胶带时,不妨想一想,这背后可是有着严谨的科学测试和精密的工艺支撑呢! 如果你对胶带的剥离测试有更多兴趣,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了解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 |